一生依靠使无变有的神
——刘必才牧师的生命故事
文/ 马圣资研中心(CCMS)团队编著
你看神向信靠祂的人,显出何等浩大的慈爱;
祂昨日今天永不改变,信靠祂的人真是有福;
使无变有的神, 使无变有的神, 让我向祢发出心赞美;
使无变有的神, 使无变有的神, 愿我赞美能讨祢欢欣;
……
以上歌词摘自诗歌 “使无变有的神”,由刘必才作词作曲,更是他一生服事神的 “主题曲”。此外,这主题亦成为他所撰写的见证集的书名, 为要见证神在他身上“使无变有” 的恩典。异曲同工,这篇生命故事也有类似的主题,但,以一个年轻晚辈的视角,再搭配甘陵敦博士(Dr. J. Robert Clinton)《领袖养成》理论架构下去编织这位神重用的仆人——刘必才牧师——的生命故事。在这架构中,甘氏尝试在每位领袖的生命故事中找出一条主线,其中又划分出5个发展阶段,从而更清楚看见神如何塑造他们。类似地,在刘必才的生命故事线中也能看见这5个阶段。
一、神主权下的奠基期
这阶段早在一个人出生时便开始,神透过那人出生的家庭、所处的周围环境、出生的年代等,在一个人身上动工,尽管可能出生在一个非信徒的家庭。这位潜在的领袖往往都是被动地回应神为他安排的计划。
刘必才祖籍福州闽侯人,生于1951年7月18日,在霹雳州的实兆远。家中有12位弟兄姐妹中,他排行第四。他的家境十分贫寒,父母亲都是以割胶为生。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养家活口,加上孩子众多,无法抽出时间真正地关心与注重他的课业。父母割胶忙完后,下午便到种植园去种植一些农作物。他的家庭也是相当复杂,父亲好赌,经常与母亲吵架;祖父则从事赌馆行业。在这样环境长大的刘必才,从小成绩不佳,结交损友。他常打架闹事,且也染上赌瘾。天生个子矮小的他,在学校常被同学欺负,无形中有着一股很强的自卑感。
小时候,他曾被要求去教堂,目的只为了领取礼物,而非真有信仰,更不必谈生命的改变。有一天,来自菲律宾的薛玉光牧师到哲仁新村(Kampung Jering)布道,在对来自菲律宾的讲员好奇心的驱使下,他参与那次的布道会。在讲道中,薛牧师比喻活在罪中的人过着犹如蜗牛一般的生活,天天背着很大的罪恶感生活。可是,耶稣来到世上寻找浪子,每个浪子好比一块隐藏起来的金子。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当一人悔改信主时,那价值远比金子更珍贵。从此,一个重生得救的人将从尘土里捡出来,擦干净后还能金光闪烁。就在那次布道会中信主后,在对神话语渴求下,刘必才进入新加坡金链灵修神学院接受装备。在神学院严格的属灵操练下,他的生命被神破碎,更被重建。
图:最后一排最右边的男孩就是17岁的刘必才
这时期,刘必才无法选择他的出生年代、家庭背景与学习环境等,但掌管历史的神使他在这样的情况下成长,为日后下乡开荒布道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内在生命成长期
在这阶段,一位新兴领袖会主动寻求神对他个人的引导。随着他对神话语的分辨、明白与顺服等方面的成长,神会借着种种考验去雕塑他的内在生命 —— 品格。若是他不愿意顺服神的带领,就必须 “重考” ——反复面对同样的考验;相反,若顺服神的带领,他会更大地被神使用。同样地,为了塑造刘必才的品格,神为他量身设计了几项考验。
信主后,他心里面对一个很大的挣扎,即是从小祖父就一心想栽培他成为其赌馆接班人,但在他信主后,祖父的希望都成了泡影。故此,祖父决定与他断绝关系,不再允许他踏入家门一步。即使面对这极大的压力,他依然持守信仰,绝不再沾染赌博。但是,他不曾恨祖父,反而在深夜里跪着流泪为祖父的得救祷告。这个过程深化了他对神的忠心与亲人的爱,可以称之为诚信度的检验,即神用来试验一位领袖内在信念的必经之路。刘必才面临是否要停止经营赌馆生意这项挑战,以绝不参与其中的决心做出回应。之后,神呼召他献身做传道人。
图:刘必才(后排中)与祖父及家人拍的合照
此外,当刘必才在金链灵修神学院装备时,他还未有献身的心志。同时,他与祖父已好久未曾联络。有一次,他的祖父病危,正逢学院假期,他从新加坡赶回家中,想见祖父最后一面。祖父从小就非常疼爱他,他对祖父的感情深厚,得知祖父很可能将离世,刘必才心里非常着急与沉痛。他晓得祖父若在那时离世,将永远下地狱,就跪下向神祈求,求神医治祖父,并且说若神使祖父痊愈,他就将一生奉献给神。结果,神垂听了他的祷告,祖父渐渐康复。回到神学院后,在一位讲员的呼召下,他决定献身予主。
另一件事发生在1969年,当回到家乡实兆远时,因12个小时的舟车劳顿,刘必才想好好睡觉休息。神却感动他向邻居一位老婆婆传福音,但他体贴了肉体,继续蒙头大睡。到了午饭时,弟弟突然告诉他那位邻居婆婆过世了。他的心极为难过,边吃饭边掉泪,自责很亏欠主与那位婆婆。从那天起,刘必才对传福音产生一种迫切感;绝不错过任何传福音的机会,并且要完全顺服圣灵的引导。以上故事是顺服度的考验——神用特别事件来试验一个人对已显明的真理的反应如何。刘必才在这次的考验中失败了,但这次教训使他学习到宝贵的功课。
三、事奉迈向成熟期(上)
这阶段是从 “领受” 转换至 “给予” 的过渡期。甘氏将事奉迈向成熟期分为上半部 ——入门与训练阶段和下半部 ——人际关系学习与分辨阶段。前者含两个过程:事奉入门与挑战,而后者则在下段阐明。同时,这阶段也包括其他过程,如神圣接触、文字过程、多重印证与信心的挑战。
事奉入门、事奉挑战、神圣接触与文字过程
事奉入门过程是指一个人在运用他的恩赐上的忠心与顺服,此任务含开始、结束、问责和评价。神学毕业后,刘必才在卫理公会担任传道,这是他的事奉入门。在那段时间,他操练教会管理与讲道的恩赐,更是深深体会弟兄姐妹对他的爱戴,尤其是在佳节时最高纪录曾收到十份的食物。这些爱心举动如细雨般滋润着他的心灵,让他倍感温暖。
另外,在领袖发展过程当中,上帝也会引导一个人,看到某项的需要,并且扛起责任。在卫理公会服事时,刘必才有一个 “特殊” 倾向——喜爱带领青少年骑着脚车,前往乡下向儿童布道。这些都是他蒙神的引导看见这些孩子们的需要而自愿担起的额外责任。结果,这事奉挑战却带给他满足感,也激发起下乡布道的负担。
除了特殊的倾向,神也把一些人放置在他的生命中,以便能肯定与启发其领导潜能,对某个决策给予指引,甚至挑战他接受神所设的更大挑战,这情况称之为神圣接触。神将两位启蒙导师——已故王素华姑娘(传道)与已故王永信牧师——放置在刘必才的生命中,并藉这两位的 “神圣接触” 启蒙他下乡开荒布道的异象。刘必才十分钦佩王姑娘的 “下乡心志” ——她不懂得开车,却乘搭巴士在一星期内去到彭亨州不同的华人新村,牧养与关怀当地的教会。结果,凭着一己之力,她开拓了大部分彭亨州的卫理公会。谈到王牧师,他普世宣教的胸怀与具圣灵恩膏的讲道亦深深影响了刘必才。
神也透过他人的著作教导一位新兴领袖许多生命中的功课,尤其是属灵伟人的传记。刘必才透露,宋尚节博士的传记深深地启迪他,特别书中提到宋博士为主受苦的心志与对教会里内不合神心意的事嫉恶如仇。
时候满足了,神以异梦挑战刘必才全职投身于乡下开荒植堂。在1979年圣诞节后的一个午后,他们一家三口正在午休,刘必才在昏睡中听见一个微小的声音:“辞职,放下卫理公会牧养的事奉,今后去乡村开荒布道,完全过信心生活”。当时,他们一家的生活安逸,且事奉非常顺利。同时,在卫理公会服事的待遇优渥,如提供福音车、牧师楼、薪水、保险、医药费、孩子的教育基金以及师母的生活津贴。若他下乡开荒布道,生活就会从 “一无所缺” 跌入 “一无所有”。这转变让身为一家之主的刘必才感到进退两难,心里十分挣扎,所以开始祷告寻求神的印证。有一天早晨在灵修时,神透过罗马书4章17节向他说话,
“……亚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
多重印证与信心的挑战
此外,神赐给他3方面从别人来的印证:第一,当他向所牧养的会友提出这件事后,他们祷告后心里皆有平安。接着,一位慕道友提供他住宿。最后,一位非常反对刘必才的人写信到卫理公会总部,请求该会长不将他调离日叻务(Jelebu), 信中提到一句话 “我们需要他” 深深打动刘必才的心。原本视刘必才为眼中钉的人,得知他要离开应理当感到高兴,反而写信去挽留他。读了那封信后,刘必才心里不再挣扎,确信留在那地是神的旨意。最终,他放下卫理公会的牧职后,继续留在日叻务开荒植堂六年。以上过程是多重印证——神借着特别的引导使人清楚祂的心意,并有一个以上的源头加以确定。
在刘必才放下牧职的首个月后,神使他面对经济的挑战。那时,他每月获得仅仅1百元左右的奉献,却要支付房租、汽油费、文字印刷费以及对慕道友的爱心奉献。一开始,刘必才心想:“不用怕,我出来以后,某某人大概会支持我,因为我们的关系那么好……我12个亲生的兄弟姐妹应该也会支持我吧!这样我就不用担心了。” 当人依靠自己的聪明筹算事情,神却以祂的智慧证明人的方法是失败的。事实上,当时神不曾感动任何一个他心里计划的那些人奉献支持他。如此,他只能祷告寻求神,求神按照祂的应许供应他的需要。在一次的灵修中,神对他说:
“因为耶和华你的神,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已赐福与你。你走这大旷野,祂都知道了。这四十年,耶和华你的神常与你同在,故此你一无所缺。(申2:7)”
事奉神到如今,他牢牢抓着这应许。刘必才坦言,过去40年的服事中,他在各方面毫无缺乏——无论是在个人、家庭上,还是在教会事工上。
以上的经历是信心的挑战——神挑战领袖面对困难时跨出信心的一步,然后以属灵的肯定与事奉的成就来奖赏其信心的步伐。同样地,刘必才面临经济困难,神以申命记2章7节挑战他往前迈出信心的一步,他在40年下乡开荒布道事奉中经历神的供应总不缺乏,并见证神如何赐福他的事工。
三、事奉迈向成熟期(下)
在甘氏领袖养成模型下,事奉迈向成熟期分为人际关系学习阶段与分辨阶段。前者是一个人在领导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而后者是加强领袖的分辨力,尤其是学习察觉物质事物背后的属灵事实(属灵争战)。
人际关系阶段:对领导的反弹
在这阶段,一位领袖可能面临对领导的反弹,即领袖对其决定所衍生出的后果导致团队中的跟随者产生负面反应, 其领袖被迫回到神面前寻求,更认识神且得到伸冤。
1987年,蒙神的引导,刘牧师一家四口来到吉打州中部的峨崙(Gurun)。他在那栽培造就门徒,带领团队在各乡开荒布道。2000年,神允许一件人事风暴发生:他面对团队内的反弹,更令人心碎的是遭受所爱、所栽培的门徒出卖、诬告与毁谤。对刘必才夫妇来说,这是场晴天霹雳的考验。为了不羞辱主的名,夫妻俩选择不为自己洗雪冤屈,只能默默承受这痛苦。
一天夜晚,刘必才与妻子在房里流泪祷告时,发现门缝有一字条塞了进来。原来是小儿子写的字条,他说:
“Daddy and Mummy,顺境中的喜乐是人之常情;逆境中的喜乐是神的荣耀。”
刘必才深知这是神感动他12岁的儿子要给予夫妻俩安慰与鼓励。
分辨力阶段:属灵的争战与得胜
分辨力是事奉迈向成熟期的一个过程。这时的领袖越能辩明神在他身上的工作。他们对神的声音越来越敏锐。在生命上,为了避免一位领袖骄傲,他需要依靠神;在事奉果效上,随着事奉范围的扩大,他更需要依靠神。
放下牧职后,刘必才在日叻务开荒服事了6年,期间建立6间华人教会、2间印度人教会以及超过10个原住民聚会点。他早期在开荒布道时,曾遇到好些属灵的争战。在聚会的时候,有些黑社会人士闯入教会想用刀威胁他,因他们认为刘必才带领人信主是在捣乱他们的社区与家庭。刘必才好几次在半夜接到电话,对方说:“叫刘必才小心,他的棺材已经预备好了,任何时候都可以送到你们家里来……” 刘必才听了这话心里难免受到困扰,但经一番祷告后,辨别这是魔鬼的诡计,更是一场属灵的争战。
神以诗篇46章2至3节与哥林多后书4章7至11节,鼓励与坚固刘必才的信心,他晓得主必保守并看顾他到底,因此他靠主心里有平安。同时,神的工不但未曾受拦阻,反而当地的人更渴慕主,福音更大大震撼了魔鬼的堡垒。结果,刘必才的事奉影响力与对神的认识也大大地被深化。感谢主!
四、生命迈向成熟期
事奉是生命的流露。神在一位领袖的生命中不但发展他的事奉技能,更要深化其品格。在这个时期中,神曾透过各样人物、事件与环境雕塑当时还是青年的刘必才;但,在他近50岁时发生的事故再次考验他的品格 (如上文所述)。这件事持续了近7年,在那些艰难的日子,刘必才忆述,夫妇俩常以泪洗面,心里承受着不为人知的委屈,两人唯有每日仰望与依靠神。即便如此,他坚决选择不采取世俗的方法进行报复,因晓得这背后是一场属灵争战;撒旦要利用这次事件拆毁他的事工,乘机羞辱主的名。 他紧紧抓着神在罗马书12章17至21节的应许与训诲:
“……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在刘牧师的心里有一个很强的信念:"让时间与历史去证明一切“。 随着时间的流逝与证明,各教会晓得那些谣言皆都不属实,开始重新接纳刘必才,他总算通过这次 “大考”。现在回头看这件事,他坦言 “自己成长了不少,成熟了不少”。同时,神赋予他更大的属灵权柄 —— 许多教会的弟兄姐妹因刘必才的品格见证而愿意顺服他的属灵权柄,去完成神透过他给教会的责任。此外,这考验也使刘必才在委任教会接班人时会格外谨慎,须多方观察,祷告与等候神的引导。
五、事奉理念形成期
2020年,刘牧师下乡开荒布道已迈入了第40年头,所创办的福音宣道会(Gospel Mission Church) 已在超过20个吉打州新村建立福音事工; 今年69岁的他还是马不停蹄为主四处奔走。在服事神的一生中,神教导他好一些宝贵的功课。当他透过反省、归纳、应用这些功课时,这便逐渐形成了他的事奉理念;这理念亦建立一个价值系统;这系统衍生出多方面的属灵原则;这原则是他评估事情、做决策的依据。这是聚合期,亦称之事奉理念形成期,是领袖养成的结果。这些理念不仅植根于圣经真理,并且可传承给年轻一辈,作为事奉神这条路上的提醒与激励。
图:左上: 莪仑福音宣道会;右上: 鲁乃福音宣道会 ;左下:新文英福音宣道会;右下:北海福音宣道会
图:双溪大年福音宣道会大圣所
刘必才认为,传道人首要的事是晓得神的旨意——神对一个人的呼召。他说,若一个人没走在神的旨意上,他不能被神使用,对于一位传道人更是如此。刘必才强调,在别人眼中一位传道人虽看似非常成功,但神是按照他的忠心来审判。刘必才曾12次到欧洲传道,期间曾有教会有意邀请他留下服事;尽管心里知道这是个黄金机会,他却婉拒邀请,因为不敢违背主在1979年对他的呼召——下乡开荒布道与建立教会。
回顾这几十年的事奉,他分享说一个人可从这4点辨别神的命定与呼召:第一,一个人会甘心乐意地去完成在被委派的事工;第二,一个人在某个岗位上的工作会有果效。第三,服事过程中会伴随着满足感;第四,一个人不敢违背神赐予的异象。
他大胆说,若有第二条生命,也会选择成为一名牧师,因为他深信世上没有任何身份比主仆更尊贵,世上无任何工作比抢救灵魂更有永恒价值。此外,他在每日生活中感到生命充满意义与喜乐。他更是说:“做牧师已上瘾了。” 他也成为许多人的榜样,一直鼓励着更多人为主献身。他数算神的恩典,并说:“自小常感到自卑,可能是因自己的成绩欠佳,再加上身材矮小的缘故。” 不过,神还是使用他——现在的刘必才能以11种语言讲道,并且会玩7种乐器。
对下乡开荒布道有负担的神学生,他语重心长地劝勉他们,毕业后切勿忘了神起初的呼召,更莫失去对主全然摆上的心志。与城市教会相比,乡村教会的资源较缺乏,对牧者的薪水待遇远比不上城市的牧者,而工作也可能较轻松;故,许多神学毕业生宁可选择往城市去牧会,过于下乡开荒布道。他补充,乡下工作的范围是从最崇高的讲道,到看似最卑微的洗厕所。
图:福音宣道会的宣言
他也劝勉弟兄姐妹,在生活中要信靠神,就会越经历神;而,弟兄姐妹越经历神也会越信靠神。故此,他在见证集中提到,喜欢人这样介绍他说:“刘牧师的神是使无变有的神!” 一生依靠使无变有的神是刘牧师的座右铭,更是他用一生的时间去活出的人生观。
图:美满幸福合家欢
图:与家人亲属大合照(刘必才站第二排右二)
你愿意效法刘必才牧师留下的榜样 —— 一生依靠使无变有的神吗?愿神赐福你!
本文大部分的内容摘自刘牧师的著作《使无变有的神》;鼓励弟兄姐妹购买此书且细嚼慢咽书中的内容。
有意购书者请联络林丽萍传道 (012-4213787)。
**此文章已经过刘必才牧师审阅。